罪不容诛的成语故事

拼音zuì bù róng zhū
基本解释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罪不容诛的典故
西汉时期,河内人郭解成为无恶不作的地方一霸,他非常狡猾,敢于请人出面抗拒皇上的命令。汉武帝对此十分不满,下令把他逮捕归案,办案的官员纷纷维护他。御史大夫公孙弘认为他罪不容诛,理应处死,终于汉武帝把他满门操斩。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罪不容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随行就市 | |
斗鸡走狗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 |
新仇旧恨 | 唐 韩偓《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
死要面子 |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
光前耀后 | 元·亢文苑《一枝花·为玉叶儿作》:“大丈夫峥嵘恁时候,扶汤佐周,光前耀后,直教万古清名长不朽。” |
慌里慌张 |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
不攻自破 | 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
铺天盖地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
前脚后脚 | |
花言巧语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