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而走险的成语故事


挺而走险

拼音tǐng ér zǒu xiǎn

基本解释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暂未找到成语挺而走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挺而走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双凫一雁
李代桃僵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酒囊饭袋 宋 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余波未平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
惜指失掌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动荡不定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7章:“粤系军队又侵入湘南,两湖局势也在动荡不定中。”
十全大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开了脉案,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便去了。”
万无一失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不攻自破 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