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吞

词语解释
并吞[ bìng tūn ]
⒈ 把别国的领土或他人的财产强行并入自己的范围。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汉·贾谊《过秦论》
英annex; merge; swallow up;
⒉ 吞没,淹没。
引证解释
⒈ 兼并侵吞。
引汉 贾谊 《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唐 李山甫 《乱后途中》诗:“诸侯贪割据,羣盗恣并吞。”
宋 岳飞 《御书屯田三事跋》:“祜(羊祜 )辅 晋武,慨然有并吞之心。”
⒉ 容纳合并。
引晋 郭璞 《江赋》:“揔括 汉 泗,兼包 淮 湘,并吞 沅 澧,汲引 沮 漳。”
把别国的领土或别人的产业等强行纳入自己的范围内。 明 无名氏 《临潼斗宝》第一折:“某有心併吞十七国诸侯,争奈无有妙计。”
清 无名氏 《义火可握国记》:“其后虽併吞四邻,不復染指於该国。”
柯超 《辛壬琐记》:“贼既败窜,散处 绍 属。 绍 民疲敝,无所得食,每自相併吞。”
国语辞典
并吞[ bìng tūn ]
⒈ 侵占他人财物土地或他国的领土。也作「并吞」。
引《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自取唐州破湖南后,志气愈骄,有并吞天下之心。」
《三国演义·第一一一回》:「昔日武祖纵横四海,文帝、明帝有包括宇宙之志,并吞八荒之心。」
近吞噬 兼并
最近近义词查询:
换取的近义词(huàn qǔ)
平息的近义词(píng xī)
分身的近义词(fēn shēn)
孔方兄的近义词(kǒng fāng xiōng)
石友的近义词(shí yǒu)
作战的近义词(zuò zhàn)
撙节的近义词(zǔn jié)
趋势的近义词(qū shì)
声威的近义词(shēng wēi)
至亲的近义词(zhì qīn)
传统的近义词(chuán tǒng)
微乎其微的近义词(wēi hū qí wēi)
年轻的近义词(nián qīng)
美满的近义词(měi mǎn)
动作的近义词(dòng zuò)
大量的近义词(dà liàng)
燃烧的近义词(rán shāo)
警觉的近义词(jǐng jué)
解除的近义词(jiě chú)
极目的近义词(jí mù)
物色的近义词(wù sè)
热情的近义词(rè qíng)
刻苦的近义词(kè kǔ)
图书的近义词(tú shū)
盘算的近义词(pán suà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xíng jìn行进
- lù zhōng路中
- bù guǎn不管
- shāng rén商人
- jī yí机宜
- yī guī衣圭
- zhǔ dòng lì主动力
- jiè yǐ借以
- xiē lǐ xiē sōng歇里歇松
- fù hé负荷
- sī xiǎng tǐ xì思想体系
- shí èr yī十二衣
- zhǔn què准确
- dāo jù刀具
- tóng gōng tóng chóu同工同酬
- bì xiū必修
- duì dǎ对打
- yún tǔ mèng云土梦
- fāng xiāng tīng芳香烃
- yì lùn fēn fēn议论纷纷
- gōng dǎ攻打
- lǐ xìng理性
- guài wù xiāng怪物相
- jiào dū教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