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郡守
[宋代]:徐元杰
郎围师阃重王人,朝绩民庸简帝宸。
屈此偏州何小小,伟哉仁牧自肫肫。
下车福十余万户,褒玺朞三百六旬。
廉恕公勤持四字,癢疴疾痛切吾身。
显幽一理初开镇,抚字丹心肃告神。
动有发明基学力,略无凝滞见情真。
智常周物能容物,政每近民深得民。
居理家庭培玉植,烛临官吏皎冰轮。
行其无事州闾靖,急所当先夙夜寅。
溪以玉名闻莹洁,岩如日色共晶新。
吟肩峭若灵峰峙,诗骨清於南涧滨。
坐啸中和堂上邃,犹存正始古音淳。
无心云出当年岫,有脚阳生此地春。
不忍一毫伤赤子,了知方寸即苍旻。
邦人镂胆交相语,糴事关心尤至仁。
往者过征罗罹暴虐,甚而乾没启嚣嚚。
炎天陆运枯膏血,累月肩担摧骨筋。
五百里程陪搭斛,四千钱费各沾巾。
农夫搔动征夫苦,行者攫挐居者嗔。
所幸天高常耳下,惟公露祷悉言谆。
一分宽受一分赐,半减谁知半减因。
问谷几何先给直,作舟用济广通津。
听民乐与官为市,如己隐忧眉辄颦。
怨气收声回逸乐,欢谣鼓腹饱轮囷。
时暘时雨孚祈祷,不豫不游忘苦辛。
泉漏有恩详审处,药伤无地不咨询。
昔襦今袴同歌范,万口一辞方借恂。
邦计索程随日了,后来成轨要人遵。
眷怀趣趁周行武,德意难忘召父亲。
将指观风兼畀节,举头近日蚤垂绅。
甘棠蔽芾思留躅,英簜瞻依忍出闉。
倪旄攀辕风解愠,旌旗遮道雨清尘。
筠笼映日成清閟,秧马衔烟布绿茵。
旧治密邻新治壤,徐行便直部行巡。
建台及境虽迎徯,过阙留班定侃闇。
准拟助和商鼎鼐,雍容成道汉丝纶。
职亲地近訏谟密,言听谏行膏泽均。
局面转新棋著定,方书如古药材抡。
公私节用纾民力,勇智合谋恢地垠。
襄汉经营蚕路闢,江淮联络雁臣宾。
年登所至粮栖亩,令信何难楮即缗。
君相简知惟笃实,古今难泯只忠纯。
吾家自有青毡物,时节合参洪化钧。
一州一道推而准,此土此民同所珍。
自揆偶然声气叶,相亲深处髓肌沦。
送行万兔难密尽,歌此以旌良吏循。
郎圍師阃重王人,朝績民庸簡帝宸。
屈此偏州何小小,偉哉仁牧自肫肫。
下車福十餘萬戶,褒玺朞三百六旬。
廉恕公勤持四字,癢疴疾痛切吾身。
顯幽一理初開鎮,撫字丹心肅告神。
動有發明基學力,略無凝滞見情真。
智常周物能容物,政每近民深得民。
居理家庭培玉植,燭臨官吏皎冰輪。
行其無事州闾靖,急所當先夙夜寅。
溪以玉名聞瑩潔,岩如日色共晶新。
吟肩峭若靈峰峙,詩骨清於南澗濱。
坐嘯中和堂上邃,猶存正始古音淳。
無心雲出當年岫,有腳陽生此地春。
不忍一毫傷赤子,了知方寸即蒼旻。
邦人镂膽交相語,糴事關心尤至仁。
往者過征羅罹暴虐,甚而乾沒啟嚣嚚。
炎天陸運枯膏血,累月肩擔摧骨筋。
五百裡程陪搭斛,四千錢費各沾巾。
農夫搔動征夫苦,行者攫挐居者嗔。
所幸天高常耳下,惟公露禱悉言諄。
一分寬受一分賜,半減誰知半減因。
問谷幾何先給直,作舟用濟廣通津。
聽民樂與官為市,如己隐憂眉辄颦。
怨氣收聲回逸樂,歡謠鼓腹飽輪囷。
時暘時雨孚祈禱,不豫不遊忘苦辛。
泉漏有恩詳審處,藥傷無地不咨詢。
昔襦今袴同歌範,萬口一辭方借恂。
邦計索程随日了,後來成軌要人遵。
眷懷趣趁周行武,德意難忘召父親。
将指觀風兼畀節,舉頭近日蚤垂紳。
甘棠蔽芾思留躅,英簜瞻依忍出闉。
倪旄攀轅風解愠,旌旗遮道雨清塵。
筠籠映日成清閟,秧馬銜煙布綠茵。
舊治密鄰新治壤,徐行便直部行巡。
建台及境雖迎徯,過阙留班定侃闇。
準拟助和商鼎鼐,雍容成道漢絲綸。
職親地近訏谟密,言聽谏行膏澤均。
局面轉新棋著定,方書如古藥材掄。
公私節用纾民力,勇智合謀恢地垠。
襄漢經營蠶路闢,江淮聯絡雁臣賓。
年登所至糧栖畝,令信何難楮即缗。
君相簡知惟笃實,古今難泯隻忠純。
吾家自有青氈物,時節合參洪化鈞。
一州一道推而準,此土此民同所珍。
自揆偶然聲氣葉,相親深處髓肌淪。
送行萬兔難密盡,歌此以旌良吏循。
唐代·徐元杰的简介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八都黄塘人,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 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
► 徐元杰的诗(105篇) 〕
清代:
夏孙桐
竹林花萼尽英耆,入洛行窝又一时。各有声名传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极占星聚,雅集西园入画宜。乡望家祯成国故,从来此会独标奇。
竹林花萼盡英耆,入洛行窩又一時。各有聲名傳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極占星聚,雅集西園入畫宜。鄉望家祯成國故,從來此會獨标奇。
近现代:
伯昏子
万罪一身何秽污,知君恩恕信能涂。穷途当哭君皆顾,潦倒穷途谁若吾。
萬罪一身何穢污,知君恩恕信能塗。窮途當哭君皆顧,潦倒窮途誰若吾。
宋代:
吴顺之
尧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论道际风云。须知天地生成德,间世真儒辅圣君。
堯舜垂衣明日月,臯夔論道際風雲。須知天地生成德,間世真儒輔聖君。
宋代:
晁补之
斗鸡击剑邺王台,万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萤白首亦常材。
鬥雞擊劍邺王台,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明代:
李梦阳
大梁城东云出雷,捩风拖雨故徘徊。黄鹂坐树深无语,紫燕衔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为早冢,不闻神女傍阳台。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来。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鹂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台。火雲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