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入耳的成语故事


出口入耳

拼音chū kǒu rù ěr

基本解释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


出口入耳的典故

春秋时期,费无极向楚王诬告太子建与伍奢要在方城反叛,楚王立即把伍奢父子抓了起来,派城父与司马奋扬去捕杀太子。奋扬暗中派人通报太子。楚王奇怪这个机密只从自己口里出进奋扬的耳怎么会泄密呢?奋扬说自己护主忠心不二。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出口入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流言蜚语 《明史 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震耳欲聋 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风流人物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浇风薄俗 唐 陈黯《辩谋》:“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
俯拾即是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轮焉奂焉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干干脆脆 曹禺《雷雨》序:“鲁大海自然要个硬性的人来演,口齿举动不要拖泥带水,干干脆脆地做下去。”
日日夜夜 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
易子而教
势力之交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