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
[宋代]:苏轼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
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
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
保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
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
可怜先生槃,朝日照苜蓿。
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吾旧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
豈獨不見人,嗒然遺其身。
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
莊周世無有,誰知此凝神。
若人今已無,此竹甯複有。
那将春蚓筆,畫作風中柳。
君看斷崖上,瘦節蛟蛇走。
保時此霜竿,複入江湖手。
晁子拙生事,舉家聞食粥。
朝來又絕倒,谀墓得霜竹。
可憐先生槃,朝日照苜蓿。
吾詩固雲爾,可使食無肉。
(吾舊詩雲: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宋代:
张镃
孤棹溯霜月,还过阖庐城。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
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
孤棹溯霜月,還過阖廬城。系船楊柳,橋畔吹袖晚寒輕。
百尺層台重上,萬事紅塵一夢,回首幾周星。風調信衰減,親舊總凋零。
:
金朝觐
万里尝辛苦,高堂尚倚门。白云何处远,青眼几人存。
迈迹昌宗祏,观光近帝阍。嗟予犹碌碌,十载事鸡豚。
萬裡嘗辛苦,高堂尚倚門。白雲何處遠,青眼幾人存。
邁迹昌宗祏,觀光近帝阍。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
明代:
区大相
家住层城接御沟,承恩使越锦衣游。尺书入报明光殿,东尽扶桑看海流。
家住層城接禦溝,承恩使越錦衣遊。尺書入報明光殿,東盡扶桑看海流。
:
刘崧
群木飒萧萧,虚堂坐寂寥。秋声方永夜,月色自中宵。
目倦青编过,眠迟绛蜡消。平生江海志,及此叹飘摇。
群木飒蕭蕭,虛堂坐寂寥。秋聲方永夜,月色自中宵。
目倦青編過,眠遲绛蠟消。平生江海志,及此歎飄搖。
宋代:
米友仁
老年尚喜管城子,更爱好山江上青。武林秋高晓欲雨,正若此画云冥冥。
老年尚喜管城子,更愛好山江上青。武林秋高曉欲雨,正若此畫雲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