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刘禹锡的诗 > 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复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

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复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

[唐代]:刘禹锡

曾遭飞语十年谪,新受恩光万里还。朝服不妨游洛浦,

郊园依旧看嵩山。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

留作功成退身地,如今只是暂时闲。

刘禹锡简介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 刘禹锡的诗(654篇)

猜你喜欢

独坐七首 其七

明代黄衷

请药东街质弊貂,五情炎火一时消。至今捧履无孺子,竹杖何曾过圮桥。

登延庆佛阁用出郊韵三首

宋代吴潜

高阁都将万象收,凭栏睇望兴何悠。

张郎遯世谁家谷,孙子成仙何处洲。

穆护砂 乱后重游太清宫

黄公渚

鼓枻沧溟去。践山盟、待證鸥鹭。趁禺收浪,海天霞曙。

瀛壖清浅如许。一径处、檀栾青凤舞。炎景敛、日中无暑。

饯高唐州询

唐代沈佺期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见多。生涯在王事,客鬓各蹉跎。
良守初分岳,嘉声即润河。还从汉阙下,倾耳听中和。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真宗

来相于庭,鸣鋗锵锵。

奉牲而告,登彼雕房。

赵昌海棠图

元代金涓

银烛烧残梦未回,旧家庭院已荒苔。玉箫声杳人何处,惟有东风燕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