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白居易的诗 > 魏王堤

魏王堤

[唐代]:白居易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魏王堤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花儿在寒冷中还没有开放,鸟儿也没力气的叫着,我骑马随意而行游玩到了太阳西落。

哪里还不是春天,一个姹紫千红的繁华春日,就要来临了,魏王堤的柳丝垂的很长。

注释

魏王堤(dī):洛水流入洛阳城,溢而成池。贞观中以赐魏王李泰。池有堤以隔洛水,名魏王堤。

慵(yōng):懒,没气力。

信马;骑马随意而行。

柳条无力:形容柳丝下垂很长。

魏王堤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元和四年(809年)春,此时诗人在洛阳任太子宾客分司。作者在魏王堤春游时,见到洛阳城郊的冬末景色后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张黔,吕静平著.白居易诗赏读:线装书局,2007.4:174

魏王堤鉴赏

  诗的起始两句:写冬去春来,但仍春寒料峭,那种百争艳、莺声燕语的春日繁华景象还远未出现。看不到一点可以驻足观赏的春天景象,诗人也只好在长堤上信闲行,颇为无奈地消磨时光。但春天

  《魏王堤》诗意图不可能没有一点踪影,细心而敏感的诗人突然发现了春已到来的迹象,那就是长堤两旁的弱柳,已嫩枝轻拂,给人间带来了一丝春意

  从全篇诗意来看,这首小诗可以说是一首寻春、觅春诗;在春天来临之前,诗人已动春思,来到魏王堤觅春、寻春。这时虽仍然寒锁大地,不见影,未闻声,但从已变得柔嫩的柳枝上,看到了春的踪影。诗中用“懒发”、“慵蹄”来形容,以“无力”描写柳条,都给人一种娇不胜寒的感觉,但春既已萌动,毕竟是锁不住的,“何处未春先有思?”“先有思”,就是说,春天已在不易察觉中迈出了她的脚步,一个姹紫千红的繁华春日,就要来临了。凭着诗人的敏感,在本无春景可写的记游中,却染上了令人鼓舞的春意。“诗以奇趣为宗”(东坡语,见《苕溪渔隐丛话》引),实际也未必尽然。白居易诗惯以平淡语写日常平淡事,但凭着诗人的情怀和敏感,写得别有意趣,令人喜读,这首小诗正是一例。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诗(2585篇)

猜你喜欢

黑白何咎

释智愚

世事乱如麻,情人未到家。

连延深院雨,滴碎后庭花。

送张仲实之宜兴

元代杨载

南渡邦初造,西山将独贤。立功何赫赫,流庆尚绵绵。

报国横戈数,登坛授钺专。风云方际会,江海固周旋。

乾明节祝圣寿 其一

宋代田锡

百辟欢呼降诞辰,金樽献酒愿千春。延年不假丹砂效,亨寿全由圣德新。

古物进来兼药鼎,画图呈处有仙人。君恩若赏歌诗意,应念甘泉侍从臣。

秋虫

清代成鹫

也有凄清意,不知鸣向谁。秋声愁并入,宵枕听还疑。

感物成吾老,卑栖宁尔为。相思何处所,泥壁破柴篱。

同人集双藤书屋罗两峰曹友梅张水屋合作一图纪事

清代何道生

三人合画议谁始,两峰友梅张风子。铺将一幅溪藤纸,笔声飒飒风生耳。

一气呵成十五指,烘染如以水济水。是时木脱秋气高,仿佛满屋生风涛。

自题小影

清代王季珠

呼马呼牛无足异,不仙不佛若何同。幕天席地先生笑,算是堂堂一寓公。